News

新闻中心

70岁老人古稀之年执剑柄,我的目标是参加世锦赛

2025-09-2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在大多数人选择安享晚年的年纪,70岁的李国华却选择手握长剑,在剑道上挥洒汗水,他的目标不是养生保健,而是站上国际击剑锦标赛的舞台,这位来自中国南方的老人,用行动诠释了“年龄只是数字”的真正含义,他的故事正激励着无数年轻人与银发族重新审视生命的可能性。

清晨五点的剑道馆

每天清晨五点,当城市还在沉睡,李国华已经出现在当地的击剑训练中心,身着专业击剑服,手持重剑,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与他对练的是二十多岁的年轻选手,但李国华的动作丝毫不显迟缓,进攻、防守、反击——每一个动作都流畅有力,仿佛时光未曾在他身上留下痕迹。

“击剑让我感觉年轻。”李国华在训练间隙说道,“当我戴上护面,手握剑柄,所有的年龄感都消失了,我关注的只有对手的动作和下一招的策略。”他的教练张伟(化名)表示,李国华的身体素质和反应速度远超同龄人,甚至不逊于一些年轻选手。“他的毅力令人敬佩,每周六天训练,每次两小时,这种坚持很多年轻人都做不到。”

从退休职工到击剑爱好者

李国华的击剑之旅始于五年前,退休后,他像许多老人一样,尝试过钓鱼、太极和广场舞,但总觉得缺少些什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一场击剑比赛,瞬间被这项运动的优雅与激烈所吸引。“那是一种心动的感觉,”他回忆道,“我立刻决定要学习击剑。”

起初,家人和朋友都认为这是一时冲动,儿子担心他受伤,老伴觉得这项运动太过激烈,但李国华没有放弃,他报名了本地击剑俱乐部的成人班,从基础动作学起,由于年龄原因,他需要付出比年轻人更多的努力:每天除了训练,还要进行柔韧性练习和力量训练,他甚至自学运动营养学,调整饮食结构以适应高强度训练。

年龄不是限制,而是财富

在李国华看来,年龄不是障碍,反而是一种优势。“年轻人依赖速度和力量,而我们年长者更善于用策略和经验。”他笑着说,击剑是一项需要高度专注和战术思维的运动,年长者的耐心和洞察力往往能弥补体力上的不足,他的战术风格以稳健著称,善于观察对手的弱点并伺机而动。

这种观点得到了科学研究的支持,根据运动生理学的研究,适度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如击剑)对老年人有益无害,能显著提升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认知能力,许多国家正鼓励老年人参与竞技运动,以促进健康老龄化,李国华的案例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

目标:世锦赛舞台

李国华的下一个目标是参加世界老年击剑锦标赛,该赛事分为多个年龄组,其中70岁以上组别竞争激烈,为了备赛,他加大了训练强度,并开始参加国内老年击剑比赛积累经验,在今年三月的全国老年击剑邀请赛上,他获得了重剑项目的铜牌,这让他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70岁老人古稀之年执剑柄,我的目标是参加世锦赛

“站上世锦赛舞台不是为了一块奖牌,而是想证明年龄不应设限。”李国华说,“如果我能做到,其他老年人也可以追逐自己的梦想,无论是运动、艺术还是学习新技能。”他的故事已在当地传为美谈,甚至吸引了一些媒体关注,越来越多老年人受他影响,开始尝试击剑、游泳或长跑等运动。

银发族的运动革命

李国华是全球银发族运动浪潮的一个缩影,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健康意识提升,越来越多老年人打破“安度晚年”的刻板印象,选择通过竞技运动展现活力,从马拉松到铁人三项,从击剑到滑雪,老年运动员正成为体育界的新力量。

专家认为,这种趋势对社会有深远影响,它减轻了医疗系统的压力——活跃的老年人更健康、更独立;它改变了社会对老龄化的看法,年龄不再被视为衰退的标志,而是人生新阶段的开始,李国华们用行动告诉世界:梦想没有期限,激情永不退休。

未来的计划

对于未来,李国华计划继续训练,并希望组建一支老年击剑队,带领更多同龄人体验这项运动的魅力。“击剑不仅锻炼身体,还锻炼大脑。”他说,“它教会我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冷静决策——这些对日常生活也很有帮助。”

70岁老人古稀之年执剑柄,我的目标是参加世锦赛

他的家人也从最初的反对转变为全力支持,儿子每周都会来看他训练,老伴则负责他的营养餐。“父亲的笑容比以前多了太多,”儿子说,“看到他这么有活力,我们都很自豪。”

在李国华的训练日志扉页上,写着一句话:“生命不在于呼吸的次数,而在于那些让我们屏息的时刻。”对这位古稀剑客而言,每一次交锋、每一次站上剑道,都是这样的时刻,他的世锦赛梦想或许遥远,但每一步都在靠近。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