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BA联赛常规赛赛程过半,2024-2025赛季的轮廓已愈发清晰,这是一个被球迷和媒体冠以“高大上”标签的赛季——球队实力格局呈现高强度的对抗,明星球员展现出高超的个人技艺,联赛整体运营与品牌形象迈向更高层次,在一片繁荣景象之下,一个困扰联赛多年的痼疾,即裁判判罚尺度不统一引发的争议,依然如鲠在喉,成为这桌篮球盛宴中一抹难以忽视的杂色。
“高”:竞争格局攀新高,群雄逐鹿悬念迭起

本赛季的CBA,竞争强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传统豪强与新锐势力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比赛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
卫冕冠军辽宁队虽然经历了阵容的老化与核心球员的伤病困扰,但其深厚的冠军底蕴和战术素养依然让他们稳居积分榜前列,赵继伟的组织调度愈发老辣,张镇麟在攻防两端的全面性已成为球队不可或缺的支柱,他们面临的挑战空前巨大。
浙江双雄——浙江稠州与浙江广厦,构成了冲击总冠军的最强集团,浙江稠州延续了其快速、凶狠的整体打法,年轻球员经过几个赛季的磨砺,关键球的处理能力显著提升,浙江广厦则在拥有胡金秋、孙铭徽这对国内顶级内外线组合的基础上,外援选择更具针对性,阵容深度令人艳羡。
更令人惊喜的是,新疆广汇和青岛国信等球队的强势崛起,新疆队通过休赛期的成功引援,阵容厚度堪称联盟顶尖,阿不都沙拉木的领导力与齐麟的外线火力相得益彰,使他们成为任何球队都不愿碰到的硬骨头,青岛队在年轻中锋杨瀚森继续成长的带动下,打出了极具活力的篮球,其上升势头迅猛。
这种“战国时代”的格局,使得常规赛每一场比赛的胜负都至关重要,季后赛席位的争夺从赛季初便陷入白热化,球迷们享受到了更多高质量、高悬念的对决,联赛的观赏性因此大幅提升。
“大”:球星舞台显大气,数据井喷纪录频破
本赛季是本土球星大放异彩的舞台,多位国内球员打出了职业生涯的代表性赛季,数据全面井喷。
胡金秋依旧以其高效稳定的输出,在内线翻江倒海,场均两双如探囊取物,孙铭徽在承担大量球权的情况下,不仅得分助攻一手抓,关键时刻的巨星表现也愈发常见,赵继伟对比赛的掌控力已入化境,堪称球场上的指挥官,张镇麟、齐麟等锋线球员则用一次次暴扣和精准三分,点燃全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年轻一代的快速成长,除了杨瀚森在内线的统治力初显,崔永熙、林葳等后起之秀也在各自球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自信果敢的打法,展现了中国篮球未来的希望。
外援方面,联盟不再仅仅是超级得分手的天下,更多功能型、团队型的外援融入球队体系,他们在防守、组织、关键球处理上为球队提供多样化的帮助,与本土球员形成了更好的化学反应,一些球队引入的防守悍将或篮板痴汉,虽然数据不显山露水,但对球队战绩的提升至关重要,这种变化,反映了CBA球队建队思路的成熟与进步。
“上”:运营品牌齐向上,科技赋能观赛体验
在赛场之外,CBA联赛在运营和品牌建设上也努力“向上”攀登,联盟在商业开发、媒体传播、球迷互动等方面持续创新。
转播技术进一步升级,更多机位、更清晰的画面、更专业的解说团队,为居家观赛的球迷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前沿科技的尝试性应用,让观众得以从不同角度欣赏比赛,社交媒体平台的精细化运营,使得联赛与年轻球迷群体的连接更加紧密。
各俱乐部也在主场文化建设上不遗余力,精心设计的主题之夜、丰富的场边活动、优质的周边产品,让走进球馆看球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联赛整体形象的提升,吸引了更多国际品牌的关注与合作,商业价值水涨船高。
“痼疾”:判罚尺度仍存疑,争议之声不绝于耳
当“高大上”成为赛季主旋律时,裁判问题依然是那个刺耳的不和谐音,赛季过半,关于判罚尺度的争议不仅没有消弭,反而在某些场次中被放大,成为赛后舆论的焦点。

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同一场比赛内,判罚尺度的前后不一,某些身体接触在比赛初期被允许,到了关键时刻却频频响哨,或者反之亦然,这打乱了球员的比赛节奏和适应能力,也影响了比赛的流畅性和公平性。
不同场次之间,甚至不同裁判组之间,对于同类动作的认定存在显著差异,球迷和媒体戏称“遇到不同的裁判,就像在打不同的联赛”,这种不确定性,让球队在战术准备和球员使用上无所适从。
是在关键时刻(Last Two Minutes)的判罚决定,往往能直接改变比赛结果,尽管联盟赛后有时会发布裁判报告,但对于既成事实的比赛结果已无法改变,反而可能引发更大的讨论和质疑,一些明显的漏判或错判,通过社交媒体迅速发酵,严重损害了联赛的公信力。
在近期几场强强对话中,关于掩护犯规、防守圆柱体侵犯、以及篮下终结时身体接触的判罚,都引发了巨大的讨论,球员和教练在赛后采访时,有时也流露出无奈的情绪,虽然碍于规定不能直接批评,但“适应裁判尺度”成为了高频词汇,这本身也折射出一种无奈。
裁判职业化改革已推行数年,但效果的显现似乎仍需时日,裁判员的培养、考核、管理以及引入更先进的辅助判罚技术(如更精准的即时回放系统),依然是联盟需要攻坚的课题,一个健康成熟的职业联赛,不仅需要精彩的比赛和耀眼的球星,更需要一个公平、公正、透明且稳定的判罚环境作为基石。
2024-2025赛季的CBA,以其高水平的竞争、大放异彩的球星和持续向上的运营,描绘了一幅欣欣向荣的画卷,但裁判问题这一“痼疾”如鲠在喉,提醒着所有联赛的参与者与管理者,在追求“高大上”的道路上,夯实竞赛公平这块基石,仍是当前最紧迫且艰巨的任务,唯有如此,CBA联赛才能真正实现从“好看”到“伟大”的蜕变,不负亿万球迷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