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电 初夏的赣江畔,银光闪烁,剑影交错,2025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拉开战幙,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选手汇聚于此,展开为期四天的激烈角逐,这项国内规模最大的业余击剑赛事,已成为中国击剑运动发展的风向标。
清晨八点,比赛场馆内早已人声鼎沸,身着各色防护服的选手们在剑道上腾挪闪转,金属碰撞声、裁判口令声、观众欢呼声此起彼伏,来自上海雷霆击剑俱乐部的12岁小选手李梓萌刚刚结束女子花剑少年组的比赛,她一边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赛,虽然止步32强,但能和这么多高手过招,收获很大。”
本届赛事设花剑、重剑、佩剑三个剑种,按年龄分为U10、U12、U14、U16、17+和公开组等组别,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仅7岁,最年长的已过花甲,赛事组委会秘书长张宏亮介绍:“今年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较上届增长20%,说明击剑运动在国内的普及度正在快速提升。”
在U14男子重剑比赛区域,北京剑客联盟俱乐部的教练王斌正通过无线耳机远程指导场上的弟子。“现代击剑训练已经融入科技元素,”他指着耳麦说,“这套实时指导系统可以让我在观众席上及时给予战术建议,但关键还是看队员的临场发挥。”
南昌市体育局局长刘建国表示,为办好此次赛事,当地新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剑道60条,配备了电子裁判器200套,并招募志愿者300余人。“我们希望通过举办高水平赛事,推动击剑运动在江西的蓬勃发展。”
看台上,来自广州的观众赵先生专程前来观看儿子的比赛。“学习击剑三年来,孩子不仅身体素质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专注力和意志品质。”他指着场内的选手们说,“看这些孩子们在赛场上从容不迫的样子,这就是体育教育的意义所在。”
赛事期间,组委会还组织了“击剑文化沙龙”、“冠军面对面”等系列活动,中国击剑协会副秘书长陈丽表示:“我们不仅要打造竞技平台,更要构建击剑文化传播的窗口,让更多人了解这项起源于欧洲的古老运动,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据现场观察,参赛选手中女性比例明显提升,约占45%,反映出这项昔日被视为“男性主导”的运动正变得更加平等包容,在U16女子佩剑赛场,深圳风驰俱乐部的吴雨桐连续打出几个精彩的进攻得分,引得现场阵阵掌声。“女孩练习击剑同样能展现力量与美感,”她说,“每次交锋都像是棋盘上的对弈,需要瞬间的判断和决断。”
商业化运作也是本届赛事的一大亮点,赛场周边,装备展销、体验互动、体育旅游等衍生业态蓬勃发展,某知名运动品牌推出的智能击剑服系列成为关注焦点,内置传感器可实时记录运动数据,为训练提供科学参考。
夜幕降临,首日比赛落下帷幕,但场馆内依然热闹非凡,选手们三三两两交流着比赛心得,教练们复盘着技术细节,家长们忙着安排明日行程,来自成都的刘教练带着队员们在场边做放松运动,“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获得的成长,明天又是新的开始。”
据悉,本次比赛优胜选手将有机会入选国家击剑少年集训队,为中国击剑储备后备人才,赛事组委会与南昌市教育局联合推出的“击剑进校园”计划也正式启动,预计年内将覆盖全市50所中小学。
剑指苍穹,意气风发,三千剑客汇聚英雄城,在刀光剑影中演绎着速度与激情,传承着尊师重道、永不言弃的击剑精神,这场规模空前的击剑盛会,不仅展现了我国击剑运动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更见证了体育强国建设道路上坚实足迹。